2015年第六届(惠州)东坡文化节暨第八届惠州旅游节闭幕式上,凤凰卫视主持人王鲁湘主持现场版“文化大观园”,讲述罗浮山与苏东坡、葛洪的关系,抒发对惠州文化与旅游的钟情。王鲁湘说:“负氧离子含量高、绿色成片成片,惠州的空气能治百病。罗浮山人杰地灵,葛洪文化、道教文化、东坡文化丰富多彩,我的意中人就是罗浮山。”
东坡力量:涉笔成趣 着手成春
“苏东坡事实上只到过罗浮山一次,就是在他前往惠州的途中。”王鲁湘说,尽管东坡寓惠只有两年零八个月,但罗浮山一直萦绕在他的梦中,所以才留下那么多关于罗浮山的诗文。
“我最喜欢来惠州发呆,因为你发呆的环境,触目所及就能想到苏东坡。”王鲁湘认为,苏东坡乐观豁达、宠辱不惊,尽管他是套中人,但他在一个个套中尽可能活出最大的自由。或许有人觉得他没立场,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,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政治前途,被一贬再贬。“坚持是一种智慧”。
“每次来到惠州发呆时,就感觉东坡在看着我。”王鲁湘说,苏东坡是一个带着温度的人,身上有一股力量,这种力量总结为八个字就是“涉笔成趣、着手成春”。
葛洪“援儒入道”改变道教属性
“如果说东坡是惠州人文的一个源头,葛洪就是惠州人文的另一个源头。”王鲁湘说,葛洪在罗浮山撰写了《抱朴子》一书,这是道家思想历史转折时期的一部著作,它的意义在于“援儒入道”,就是把儒家思想引入道家,这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道教的属性,使得道教本身具有匡济天下的力量;更重要的是,修心养性的身体修为与精神道德的培育结合起来,“有人说,葛洪是中国道家历史转折时期的改革者,这是对的”。
“葛洪在罗浮山做的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炼丹。”王鲁湘说,葛洪勇于尝百草,用自己的身体做实验,然后发现这些植物的药性。他的《肘后备急方》一书更是启发了屠哟哟发现青蒿素。
“葛洪有匡济天下的仁心,有崇高的理想、探索的精神、创新的勇气、勇于自我牺牲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。”王鲁湘认为,葛洪的人文力量是巨大的,值得深入挖掘。
本报记者龚妍
【转载自《今日惠州网》】